廈門代表團繼續(xù)審議省人大常委會省兩院工作報告等
▲觀眾認真觀賞每一幅作品。(中華兒女美術館 供圖)
廈門網(wǎng)訊(廈門日報記者 陳冬 通訊員 吳超慧)日前,中華兒女美術館迎來了本年度的重磅收官之展:“歷史的語言——第五屆中國油畫雙年展”。展覽將持續(xù)展出至2月19日。
“中國油畫雙年展”是中國油畫學會礪劍十年的重要展覽項目,極具學術價值,自2012年起已連續(xù)舉辦五屆,前四屆的主題分別為“在當代”“在場”“在意”“語言之在”。第五屆展覽的主題為“歷史的語言”,旨在展示藝術家們對重大歷史主題的時代思考,以及藝術創(chuàng)作語言的歷史演化,呼喚社會對于重大主題創(chuàng)作的關注和學界的討論。
此次展出的39幅描繪20世紀以來中國歷史進程中重大題材的作品,經(jīng)由中國油畫學會的策展委員會層層遴選脫穎而出,它們的創(chuàng)作年代跨度半個多世紀,大多來自或收藏于國家各大博物館、美術館。最為可貴的是,這些作品背后大量的草圖、習作共620余幅也一并走進了展廳,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一幅作品的創(chuàng)作過程。
展出作品及其創(chuàng)作草圖包括了羅中立的《父親》、詹建俊的《起家》、聞立鵬的《向警予》《方志敏》、馮法祀的《劉胡蘭就義》、汪誠一的《遠方來信》等紅色美術經(jīng)典作品。其中,何紅舟、黃發(fā)祥的《啟航》,全山石的《八女投江》等作品在2021年中央電視臺特別節(jié)目《美術經(jīng)典中的黨史》中,作為具有代表性的美術經(jīng)典作品被播出。
為了讓觀眾更清晰地“傾聽”到“歷史的語言”,廈門站根據(jù)作品內(nèi)容,利用四個展廳分為四個板塊,其中,1號、3號展廳呈現(xiàn)的是畫家共同譜寫的宏大敘事,2號、4號展廳聚焦畫家個體及其塑造的場景與人物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有許多珍貴的創(chuàng)作資料是首次來到廈門,生動豐富且難得一見,為當代美術史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史料與探尋軌跡,同時為觀眾創(chuàng)造了站在藝術角度與歷史對話的寶貴機會。
- 22-01-012021感動廈門十大人物推薦人選嚴永紅:英勇跳海連救
- 22-01-01我心目中的廈門地標、我心目中的廈門品牌兩大重磅策劃圓
- 22-01-01我市開始征集開拓國內(nèi)市場計劃項目 截至今年1月31日
- 22-01-01廈門疾控發(fā)布健康提醒:自河南洛陽入(返)廈人員請主動
- 22-01-01我市小學初中生 今年寒假可托管
- 22-01-01今起20天 地鐵體育中心站站臺換乘通道臨時封閉
- 22-01-01廈門第二實驗小學舉辦“成童禮” 別樣迎新年
- 22-01-01新年新規(guī)來了!事關您的“醫(yī)食行學”
- 22-01-01市疾控中心:元旦假期 這份健康出行攻略請收好
- 21-11-05漳州港至廈門火車站8日起開通專線 單程活動價19.9元/人

